ETF、ETF、ETF。
如果要归纳2023年基金业的关键词,ETF必可入选。
可不是么?
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末,两市ETF基金接近900只,规模超过2万亿。同比、环比增速均在业内领先。
无疑,ETF是目前场内最重要的“风口”之一。
而经历了过去一年的调整后,越来越多的细分指数已经进入历史低估值区间。
以细分指数观察,截至12月31日,港股通科技指数2023年下跌了17.88%;同期深证红利下跌了11.31%;上证50指数回调了11.73%,幅度相当可观。
这也吸引了部分超大型公募机构,通过系列细分指数产品布局未来的战略机会。工银瑞信、汇添富、鹏华等公募基金的都在持续布局这个领域,迎接未来的结构性行情时代。
而通过打造ETF的家族谱系,提供丰富、多元、成系列的产品选择,让投资者“一站式”完成ETF投资,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实力基金公司的必备选择之一。
1、ETF“家族”谱系铸就
当中型基金公司还在为第一个、第一批ETF努力拼搏时,一些大型公募机构已经进入了全面布局的“家族化”产品阶段。
以工银瑞信为例,该公司长期深耕指数投资,全方位战略布局,精心打造五条全覆盖指数产品线。
这五条指数基金线包括宽基、行业主题、港股、多元配置、指数增强五大家族,足以满足各类投资者从境内到境外,从稳健到进取的各类投资需求。
而在这五大产品家族里,各种风险和落点的ETF产品,配置齐全,各居其所,构成了完整的产品选择体系。
这是当下一线基金管理公司才能提供的ETF产品服务。
2、布局于行情“微末”之时
广泛的产品分类只是第一步,如何精准落点、满足投资者的“个性化需要”,才是“ETF家族”能够吸引投资者的关键。
这方面,一线的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“特色田”。类似半导体、新能源等前期的热门产品也几乎是业内基金公司的“标配”。
但工银瑞信并不止步于此,它们考虑的是,在更多的有战略发展空间的细分行业布局ETF。
——布局于微末时,成立于行情启动前,与投资者相伴成长于风口中。
这才是工银瑞信ETF家族的立意所在。
而从产品布局看,可以发现,工银瑞信在ETF领域的“独具匠心”:
以这段时间持续“狂飙”新高,在全球主要股市表现突出的日本市场为例,工银瑞信公司早在2021年3月就布局了跟踪大和日经225的ETF产品—日经ETF(159866)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2月19日,大和日经225指数最近一年涨幅达29.4%。
而印度,亦是近年来全球另外一个受关注的市场,工银瑞信则是唯一对印度市场进行指数布局的基金公司,2018年6月发行成立印度基金LOF(164824)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2月19日,印度孟买SENSEX30最近一年涨幅超25%。
在宽基领域,工银瑞信重点布局,如科创ETF(588050),是首批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分指数的ETF产品。截至2023年底,科创ETF(588050)近一年日均成交额约2.33亿元,最新规模超88亿元。值得关注的是,2023年9月工银瑞信大幅降低科创ETF及联接基金相关费用,管理费年费率调低至0.3%,托管费年费率调低至0.05%,联接基金C类份额销售服务费年费率调低至0.1%,成为同类ETF中费率较低产品,大大降低了投资者交易成本。
在行业主题领域,工银瑞信更紧跟时代脉搏快速布局,如市场上首只跟踪深证红利指数的深红利ETF(159905),可以一键布局高分红优质企业。截至2023年底,深红利ETF在全市场跟踪深证红利指数的场内产品中保持较好的流动性,近一年日均成交额约0.49亿元,最新规模达28.92亿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4年新春首个交易日,包括工银瑞信在内的10家基金公司同批发行中证A50ETF。工银瑞信指数及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、投资总监赵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:“中证A50ETF将进一步丰富工银瑞信宽基ETF产品矩阵,更好的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指数配置需求,在当前经济逐步修复,市场处于更具性价比的底部区间,为市场提供更加有代表性的核心资产配置工具。”
3、资产配置工具优势凸显
随着ETF的大力发展,其投资工具的优势日益凸显,有助于帮助个人投资者实现全球资产配置、细分资产配置,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。
宽基指数方面,工银瑞信旗下产品线涵盖了沪市、深市、港市、京市、跨市场等主流及风格指数,方便投资者布局。
在跨境市场、大宗商品领域,工银瑞信亦有领先布局,除了前文介绍的旗下热门QDII基金—日经ETF(159866)、印度基金LOF(164824)外,工银瑞信还较早布局了黄金ETF基金(518660),及其联接基金—工银黄金ETF联接(A类008142 C类008143)。
赛道主题ETF,工银瑞信布局了周期、医药、科技、传媒、新能源等高弹性、高景气的多个赛道,为投资者参与高弹性成长行业提供方便的Beta配置工具。
比如,传媒板块去年在AI大模型的主题刺激下,基本面明显转好,吸引了大量的外部资金,板块本身也出现了大幅上涨,中证传媒指数年涨幅近20%,而工银传媒指数LOF,成为了捕捉行情的利器。
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31日,工银传媒指数A(164818)(LOF)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22.88%,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.99%。根据银河证券2023年度业绩排行榜,工银传媒指数A(164818)在银河标准主题指数基金中排名2/131。
而物联网板块,作为当前技术领域的热点,其投资机会获得了市场资金的关注。作为全市场首只跟踪深证物联网 50指数的 ETF,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显示,截至 2023年12月31日,物联网ETF工银(159709)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 6.96%,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0.22%。
此外,还有锂电池ETF(159840)、稀有金属ETF基金(159671)、能源ETF(561260)、半导体龙头ETF(159665)、互联网龙头ETF(159856)、创新药产业ETF(516060)等行业主题ETF产品,助力把握时代贝塔的方向。
4、“家族化”产品需要强大平台支撑
ETF和指数基金,是典型的“看上去容易”、“管理起来难度极高”的基金品种。
而且,指数产品的运维有典型的“规模效应”和“学习曲线”。
前者(规模效应)的寓意是,一个公司如果拥有的指数基金规模越大,则它越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完成投资管理。
换句话说,如果没有基本的管理规模,则指数产品的管理成本会明显提升。
后者(学习曲线)的寓意是,一个指数基金管理团队存续时间越长,则越可能积累出投资上的抗风险能力,也越有可能为投资者打磨出性价比高、风控良好的指数产品来。
截至2023年12月31日,工银瑞信被动量化业务条线现有29只ETF(合计规模226.72亿元)、14只ETF联接(合计规模44.71亿元)和5只普通指数及LOF基金(合计规模34.72亿元),整体管理规模合计263.68亿元(剔除联接重复部分)。
从基金规模上观察,工银瑞信的ETF产品已经形成了“经济规模”,这为其持续升级管理团队、迭代管理能力和流程,提供了很好的基础。
有迹象显示,“ETF家族”的指数基金平台正在崛起,虽然他们避免不了在业内的激烈竞争,但它们为投资者提供的丰富选择和低成本、高质量的产品体验,可能会改变目前已经庞大但仍在快速成长的ETF市场。
文章来源:华尔街见闻
风险提示:指数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,不构成基金产品的业绩保证。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,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。过往成交额并不构成基金流动性的保证,基金运作过程中可能还面临因市场交易量不足,导致证券不能迅速、低成本地转变为现金的风险。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、诚实信用、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,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,也不保证最低收益。提及的基金主要为股票型基金,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、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;提及的基金主要为指数型基金,主要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,具有与标的指数、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。投资于权益类资产存在较大收益波动的风险。投资ETF及联接基金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、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特征,ETF联接基金还将面临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。基金有风险,投资者应认真阅读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说明书》《基金产品资料概要》及更新等相关法律文件,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、费率结构、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,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,投资须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