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西安在线!

今天是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

关注社会热点

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房产

公园化居住社区怎么建?指引来了



3月30日 晴天 气温14~30℃

新闻报料电话:0715—8128787

新鲜事、稀奇事、开心事、麻烦事,欢迎拨打热线电话,我们愿意和您分享,帮您跑腿...

记者近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,为满足市民对居住品质、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,该局联合市住建局印发了《咸宁市公园化居住社区规划建设指引》(以下简称“指引”),引导建设公园化居住社区,着力提升住宅小区建设品质,促进房地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
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指引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》等法律法规和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》《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》等规范、标准,结合我市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工作要求,从居住区规模、开发强度、服务设施配套、绿化景观设计、物业服务和社区管理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要求。

居住区规模怎么划分?


居住区规模以居民步行5-10分钟能到达社区服务设施为宜,结合我市实际共分为四类:规划居住人口大于15000人的为一类规模居住社区,规划居住人口在7500人—15000人的为二类规模居住社区,规划居住人口在3000—7500人的为三类规模居住社区,规划居住人口小于3000人的为四类规模居住社区。

居住区开发强度怎么管控?


(图文无关)

居住区开发强度应适宜,坚持低密度、低容积率开发建设,建筑层数以多、低层为主,原则上商品住房项目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5%,容积率不宜高于1.5,18层及以下层数住宅占比不少于75%;保障性住房项目建筑密度不宜大于25%,容积率不宜高于2.0,最高住宅建筑层数不应高于26层。

居住区服务设施如何配套?


(图文无关)

居住区除应根据规模大小按标准配建教育、托育、社区养老、社区医疗、社区体育、社区文化、物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外,鼓励增加综合超市、智能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、理发店等便民服务设施以及社区邻里食堂、老年人俱乐部、室内健身房等特色化服务设施。

居住区建筑环境如何打造?

鼓励新建小区建设集中供暖系统,且新建住宅的户型功能和面积宜满足多孩家庭、老少同堂居住要求,户型平面南北通透,不宜采用外连廊户型,原则上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.0米,但不宜高于3.6米;住宅楼入户大厅高度不宜小于4.5米,且应设置采光窗以保证其使用舒适性。


(图文无关)

建筑物应达到星级绿色建筑标准,外墙饰面材料标准应不低于真石漆,外墙窗户要采用多层中空隔音玻璃,应安装有“一键通”智能服务和无感通行系统,并实现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。


(图文无关)

建筑物入户大厅、走廊、楼梯、电梯等公共区域要在竣工验收前一次性装修到位,饰面宜铺贴墙砖或石材;地下室应装修到位,停车、照明、标牌等设施安装到位,且墙面、顶板饰面材料标准应不低于防潮乳胶漆,地面材料标准要求应不低于环氧地坪漆,并对人防地下室车位、充电桩车位、普通车位地坪宜采用不同颜色区分。

居住区绿化景观如何塑造?

坚持保树护绿优先,尊重自然地形和植被,结合地块及周边实际情况,通过微地形塑造独具有生态特色的环境空间。


(图文无关)

原则上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宜低于35%、林木覆盖率不宜低于50%,临街建筑退让道路空间的绿化场地占比不宜低于60%且宜结合绿化场地设置园路、园艺小品、休憩设施等,地块内既有的大树、水面、沟渠等城市海绵体应得到较好地保护与利用。


(图文无关)

新建小区的植物景观应乔木、灌木、草本植物搭配设计合理,体现乡土风情及花色、季相变化特征,并设置尺度宜人,体现文化内涵的休憩、小品设施。

居住区公共活动场地如何设置?

不同规模居住区应按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》设置集中公共绿地,合理配置游园道路和休憩设施,其中:一、二类规模居住区集中游园绿地面积分别不宜小于30000平方米、10000平方米,三、四类规模居住区集中游园绿地面积不宜小于3000平方米。


(图文无关)

居住区宜结合集中绿地规划建设一片用地面积不少于250平方米公共活动场地和一片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地,并配置有健身器材、儿童娱乐、球类设施;宜规划建设一条宽度1.5米,长度不小于300米健身步道。

高层建筑物底层应架空且高度不宜小于4.5米,并设置邻里交往活动场地,配置必要的绿化、小品和休憩设施。


(图文无关)

居住区道路系统如何设计?

新建小区车行与人行出入口、道路宜分开、分层设置,地面以步行通行为主,鼓励规划建设完整人车分流道路交通系统;应按规范要求设计、建设建筑物出入口、公共活动场地、道路等户外无障碍通行设施。


(图文无关)

新建小区停车要以地下室或整体架空室内停车为主,并配建符合规定的停车泊位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。

居住区物业服务和社区管理如何规范?

鼓励引入一级或国内知名品牌物业公司开展专业化、人性化、规范化物业服务,建立物业管理服务平台,发展线上线下社区物业服务。

推动建立社区党支部领导、业委会参与、物业公司服务的居住社区管理机制,鼓励开发建设集养老服务、安防监控、智能停车、智能门禁、智能报修于一体的“一键通”智慧社区系统。


本报记者:刘震 通讯员:李皓

编辑:刘念

监制:向东宁

出品:新媒体中心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西安在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4 by 西安在线 xa.shenzzx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。